2007年7月31日,星期二(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二版:钱塘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染色机会不又成“定时炸弹”?
本报9年前报道过的绍兴某企业染色机泄漏事件9年后又现
本报记者 李道演 通讯员 汪永富

  本报讯 “12台染色机用了才一年多,就先后出现泄漏现象,这机器肯定存在质量问题。”近日,绍兴永通外贸喷织有限公司总经理万校军向本报记者反映,厂里购进了12台机器大都出现了裂痕,这不仅吓退了操作员工,更让厂方忧心忡忡。9年前该厂机器泄漏引起的爆炸事故,本报曾作了报道,该厂工人至今还保留着本报当时的报纸。工人们说,教训不该忘记啊。
  1998年10月24日,该厂一台高温高速染色机在运行过程中突然发生爆炸开裂,一名工人因此而受伤。一个月后,该厂又有两台机器出现开裂漏水,企业被迫停工。事件经过本报连续报道之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省劳动保障部门介入此事后,事情才得到妥善解决。
    没想到9年过去了,该厂又出现了类似的泄漏现象,只是机器的制造商由原来的杭州某压力容器制造厂变为江苏无锡市某机械厂。据厂方介绍,2003年、2004年,他们从无锡的这家厂以每台14万元的价格购买了12台高温高压快速染色机。然而,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机体的焊接处出现裂缝并发生泄漏现象。
  “染色机运行时喷出来的水温高达100摄氏度以上,一旦溅到人身上,肯定会发生烫伤事故。”公司生产设备负责人高海根告诉记者,为防止意外,公司已经停止了2台机器的作业,另外几台也将缸内的温度由原先的135摄氏度降到105摄氏度左右,以避免爆炸事故发生。对此,万校军无奈地表示,面对接连不断的订单,企业只能让这些机器在小修小补后继续带“病”工作,而对温度要求较高的化纤布印染业务,只好停工,这给企业带来的是巨大的损失。
    无奈之下,公司于6月份向浙江省特种设备检测中心申请产品检测,结果显示:机器原材料中某元素含量不符合生产标准,主体焊缝由于碳化物和铁素体存在,容易诱发应力腐蚀。但省特种设备检测中心有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单从这份检测结果看,并不能完全说明该染色机存在质量问题。
    据万校军介绍,情况发生后,公司曾多次与无锡厂家取得联系,还派代表赶到无锡,希望对方过来解决问题。但对方始终认为机器没有问题,是自己在使用过程中操作不当导致的。
    为此,记者拨通了无锡的这家厂的负责人电话,但对方在得知记者身份后表示拒绝接受采访,并匆匆挂断了电话。“我们企业一向强调安全生产,9年前我们就因为机器质量问题吃了亏,没想到现在新买的机器又成了‘定时炸弹’。”绍兴永通外贸喷织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他们会进一步向销售商提出交涉,如果无法达成协议,则只能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